全文共2097字 | 阅读需6分钟翻乐股
北宋神宗熙宁末,有个小官陆师闵被提举参与管理成都茶场事务。刚一到任,陆师闵便干劲十足。3年间,他不仅补齐了前任的茶额亏空,还将茶额从三十万斤增至百万斤。因治茶有功,陆师闵升为成都茶场的一把手。
升了官的陆师闵为了能获得更高利润,开始推行榷茶法,严禁民间买卖茶叶。茶农们怨声载道,作为谏官的苏辙上奏弹劾,御史核查属实,陆师闵遂被贬去管理东岳庙。
谁想没过几年,陆师闵又被召回再管关中与四川的茶事。兜兜转转,陆师闵的官运,总是围绕着那一片茶叶。
为什么宋廷要在成都设立茶场?陆师闵被弹劾贬官,为什么又被再次起用呢?这里隐藏着宋朝茶马贸易的秘密。
▲宋代官办的茶叶专卖机构。(AI制图)
(一)宋朝的茶叶如何重塑青藏高原经济?
展开剩余85%茶马贸易在唐代就已出现,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宋神宗专门在蜀地分设茶场司和买马司,负责在川蜀收购茶叶,以满足秦凤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熙河路(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卖茶买马所需。
为什么宋朝如此钟情于茶马贸易呢?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区的茶马司遗址。该遗址为历代规模最大的贸易管理机构。(图片来源:雅安市名山区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燕云十六州与河西走廊等中原王朝传统产马地不在宋朝控制内,马对于宋朝来说是稀缺品。
宋朝起初是以铜钱与绢帛支付马价,当时马价约为30贯。若按每年买马3万匹计,则每年买马费用共需90万贯。北宋铸铜钱数在天禧末期是每年105万贯,至道中期是每年80万贯;景德中期增至每年183万贯。以后每年铸铜钱数在100万贯左右。显然,宋朝每年购买马匹数量价格与新铸币量相差无几。
▲窖藏的宋钱。北宋每年都要铸造大量钱币,许多窖藏钱币数量都达数吨之巨。(图片来源:澎湃号)
此外翻乐股,用铜钱支付还有一个巨大的弊端,就是会导致铜大量外流。而这些铜钱很可能最终流入辽朝、西夏,被铸造成兵器,反过来威胁宋朝。所以用钱买马对宋朝来说,相当不划算。
而茶马贸易则解决了宋朝的难题,同时也满足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牧民的生活需求。
陆师闵被弹劾后不久,又官复原职,史书上虽未说明,但很可能是由于宋神宗看中了他能用大量川茶到西南边疆交易宋朝急需的战马,以保障军事战备。
▲北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熙宁年间(1068-1077年),四川产茶居全国之冠,加上地理上与西藏、甘肃、青海等地相邻,因此成为茶马贸易的重要区域。元丰四年(1081年),茶场司、买马司合并为都大提举茶马司(简称“茶马司”)。
为鼓励茶马贸易,宋朝实行了削价政策,规定用于购买马匹的茶叶价格要低于专卖价。同时还规定,要用好茶购马。这样既刺激了战马的大量供应,又使得“马来既众,则售茶亦多”。
(二)茶马比价一出,边疆市场就热闹起来
在茶马贸易中,官方起初的定价原则是“随市增减、价例不定”,即遵循市场规律。《宋会要辑稿》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马匹供应充足,所以每匹马价格不低于30贯;而茶叶价格则便宜很多,每驮茶叶(100斤)起初不过12贯,后来涨价到25-30贯,基本上一驮茶就能换一匹马。元丰元年,宋朝就以这样的市场价一次换来2万匹马。
但后来马价降低,至徽宗朝,茶价下跌,得两驮半茶(250斤)才能换一匹马;南宋时,战马变得奇缺,马价又随市上涨,川茶改用“卖引法”。当时一匹普通马,竟要十驮茶才能换。
▲雅安的一处名山茶茶园。(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官网)
面对波动的马价,宋廷又该如何应对呢?
熙宁七年(1074年),熙河路经略使王韶给出了相应的办法,那就是官府用库藏的铜钱、白银或丝帛折算出差额,补贴给交易受损的一方。在折算过程中,也要确保不能让官府的利益受损。
除了价格层面的博弈,宋朝在茶叶质量上也动足了脑筋。
吐蕃贵族对细茶情有独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雪域茶道”。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吐蕃的饮茶习惯,甚至还影响了当地的政治格局。
针对这个情况,宋朝将茶叶分为“细茶”(芽茶)和“粗茶”(砖茶),并规定:1斤细茶可换2斤粗茶。
▲北宋赵佶《文会图》。表现宋代文人汇聚,把盏品茗的雅集场景。(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如此一来,宋朝不仅满足了自身对战马的需求,还在经济层面占据了主动。北宋在四川设置茶马司后,将四川年产3000万斤的茶叶,大部分运往西藏、甘肃、青海等地区,设置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数十个买马场,每年买马达15000匹以上。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已有“以茶抵税”“以马代役”的制度。这表明茶马贸易的理念早已深深扎根,影响着后世的经济模式。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宋朝的茶马比价体系,比同时期欧洲的任何贸易协定都更接近现代经济学模型。”
▲英国学者李约瑟。(图片来源:澎湃号)
在唐代,汉藏文化交流多是王朝上层的往来,遣使、和亲、纳贡,带着浓浓的政治色彩。随着茶马贸易的兴起,汉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就悄然转变为民间的深度互动,从生活习俗到文化信仰的交流变得更广泛、程度更深厚。
千年时光流转,当年茶马贸易留下的文化印记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康定,方言中仍将做生意称为“扯茶”,契约称作“茶约”。
▲茶马互市场景。(AI制图)
这场延续千年的茶马贸易,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搭建起雪域高原与中原的对话。茶马贸易虽已不在,但其所承载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分量愈发珍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翻乐股
发布于:江苏省盈胜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